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 内容展示
文明新风拂沃野 和美乡村入画来
时间:2025年07月18日      来源: 山西日报      浏览:13      

文明新风拂沃野 和美乡村入画来

——朔州市文明村镇建设掠影



朔州市七里河畔,风景如画。李日明 史振宇摄

朔州市七里河畔,风景如画。李日明 史振宇摄

一幢幢农舍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蜿蜒延伸,一条条溪渠清澈见底,一缕缕清新空气扑面而来……穿梭于朔州市乡村田野阡陌,行走于田间地头,目之所及,处处透露着整洁优美,仿佛一幅丹青泼染的田园风光画徐徐展开。  

近年来,朔州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在这里,时时洋溢着美丽乡村的文明新风,处处涌动着文明村镇的发展活力。右玉县新城镇东街村,怀仁市云东街道管庄村、海北头乡海北头村等村成功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和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

东街村:文明乡风的和谐画卷

近年来,右玉县新城镇东街村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精心培育文明乡风,以润物无声的文明力量,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走进东街村,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房屋、门前“星级文明户”的标牌,一股文明和谐的村风扑面而来。村文化广场上,村民正踏着鼓点翩翩起舞,整个村庄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村民谢芝介绍,村风村貌改变了,绿化环境改造,上下水、暖气现在全有了,老百姓精神面貌好了,幸福指数提高了。

在致力于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没落下。东街村依托新建的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家风家训故事会”等活动,弘扬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营造崇德向善的文明氛围。每季度还会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实现从传统乡村到文明典范的华丽转身。

在东街村党群服务中心,记者见到村里为星级文明户颁发的奖牌。有移风易俗星、勤俭节约星、邻里和睦星等等,每个月都会对村民进行评选,以此来带动更多的村民成为村里的“星级文明户”。

从“省级文明村”到“全国文明村镇”,是全体村民同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写照。荣誉见证奋斗,耕耘终有收获。站在新起点上,东街村将以文明为笔、实干为墨,持续深化文明村镇建设,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东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强介绍,接下来,他们将以全国文明村镇为起点,继续做好标杆引领示范作用,带头讲文明、树新风,继续抓好移风易俗、乡村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同时继续挖掘、传承、彰显民族文化,做大做强东街村文化产业发展和其他产业项目,让村民幸福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

管庄村:城郊融合的幸福家园

管庄村位于怀仁县城东南2公里处,是一个典型的城郊村。这里既有城市的便捷,又保留着乡村的宁静与质朴。近年来,管庄村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走进管庄村,整洁的道路、明亮的路灯和郁郁葱葱的绿化带让人眼前一亮。“以前村里到处是垃圾,道路坑坑洼洼,晚上出门都提心吊胆。现在不一样了,村里不仅有专人打扫卫生,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村民张大爷感慨地说,“环境好了,心情也舒畅多了。”

管庄村高度重视人居环境建设,通过实施一系列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全村实现了道路硬化、亮化和绿化全覆盖,道路两侧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里还成立了五人小组队伍,制订门前三包责任制,确保村庄卫生清洁。同时,大力开展绿化美化行动,种植各类乔木、灌木和花卉,绿化覆盖率大幅提升,村庄四季常青、三季有花。

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村民生活品质的关键。管庄村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了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全面入户,并在村里建设了三处休闲健身广场,配备了各类健身器材。村民小李说:“现在大家吃完饭都爱去广场锻炼身体,跳跳广场舞、打打球,邻里关系也更融洽了。以前总觉得住在村里不方便,现在我觉得一点都不比城里差。”

文明乡风润泽管庄,新风正气浸润人心。管庄村为树立文明新风尚,开展“文明家庭评选”“身边好人”等活动。同时,在村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场所配备各类文化器材和书籍,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定期组织文艺演出、体育比赛、读书分享等文化活动,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村民王大姐说:“村里经常组织活动,大家聚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生活越来越有意思了。”

管庄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以人居环境建设为笔,以基础设施完善为墨,以文明乡风为魂,绘就了一幅城郊融合的幸福家园画卷。这里既有城市的便利,又有乡村的宁静;既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海北头村:产业兴旺的文明新村

海北头村位于怀仁市城东8公里处,是乡政府所在地。自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开展以来,这里村容村貌日新月异,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发展稳步推进,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新村。

“村里的产业越来越旺,大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村民赵大姐说,“以前我们主要靠种地,收入有限。现在村里发展了多种产业,运输、陶瓷、建材都有,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收入也增加了不少。”海北头村秉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跟进到哪里”的理念,将党员划分为种养业、运输业、陶瓷业、建材业4个党小组,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了村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5件,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达72次。在这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成为引领村庄发展的坚强核心。

在人居环境整治的征程中,海北头村党总支积极行动,争项目、跑资金,全力以赴为村民打造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村里建设了1座小型污水处理站和1个垃圾填埋场,彻底解决垃圾和污水难题。不仅如此,村里还打造了文化长廊和小长城景观,主要街巷进行全面硬化,墙壁粉刷一新,并书写墙体标语。这些举措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着良好的村风、民风、家风。村民刘大爷说:“以前村里到处都是垃圾堆和柴草垛,现在不仅干净整洁,还建起了景观墙,村里越来越漂亮了。”

海北头村党总支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为村民生活增添色彩。村里成立文艺表演队、腰鼓队、广场舞蹈队,并配备服装道具。每逢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村里都会组织文艺汇演、广场舞大赛等活动,村民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庄上空。

在乡村治理方面,海北头村同样不遗余力。村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村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村里还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以榜样力量带动全村文明风尚。同时,不断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村庄未来发展培养栋梁之材。

海北头村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中,以产业发展为引擎,以环境整治为画笔,以文化活动为纽带,以乡村治理为保障,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成为怀仁市文明村镇建设的典范。(任永亮、张智宙、王荣、王晓丽)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山西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