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李博)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于9月12日至14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北京市残联带来科技助残“北京模式”新成果。在精心打造的北京展区,通过场景化、互动化的展示方式为参观者提供沉浸式、多维度科技助残体验。
福祉博览会北京展区。人民网记者 李博摄
本届福祉博览会,北京市残联以“科技助残,共享福祉”为主题参展,将高新技术与残疾人需求深度融合,共设科技助残成果、“互联网+辅具服务”、智能家居无障碍环境三个展区,25家企业的29件助残产品亮相。据介绍,其中可穿戴智能人工喉、脑控康复机器人等均为首次与公众见面。
科技助残成果展区。人民网记者 李博摄
科技助残成果展区。人民网记者 李博摄
北京市科技助残成果展区汇集亮亮视野、科大讯飞等高科技企业的AR字幕眼镜、字幕辅听设备、智能脑机系统等助残产品,展示了科技助残创新成果。
“互联网+辅具服务”展区运用触摸屏、电脑等,展示辅具政策及辅具网上服务平台服务情况,可现场为残疾人提供注册登记、辅具申请、辅具购买等服务。智能家居无障碍环境展区集中展示乐居家无障碍环境应用场景。
“我们将科技助残研发应用作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全障别、全年龄段的辅助器具补贴制度,并打造‘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北京市残联介绍,同时动态将AR眼镜、字幕机顶盒等高科技产品纳入互联网平台补贴目录,让残疾人朋友以优惠的价格购买到辅具。截至目前,该平台累计服务47万残疾人,申领辅具超过127万件。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化科技助残‘北京模式’,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和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贡献力量。”北京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本届博览会聚焦科技助残,设置助行移动辅具、假肢及矫形器、听觉言语康复/低视力、儿童康复、养老与无障碍设施、医疗器械/康复器械等展区,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400余家国内外参展辅具生产企业和服务机构,展示衣、食、住、行、用、医、学、娱等方面的先进用品用具、设备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