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理论前沿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前沿 - 内容展示
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
时间:2025年09月17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3      

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

——从四大全球倡议看和平与发展

任 平



  (一)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

  在8月31日至9月1日举行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旨在推动各国携手行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后,新时代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答案”,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答案”,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走人间正道,干正义事业。

  (二)

  合作共赢是时代发展潮流。只有坚持合作共赢,才能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贫困是动荡的根源,发展是破解各种难题、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当前,全球发展进程遭受冲击,世界开放指数不断下滑,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今年6月,世界银行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3%。

  从历史长周期把握大势,抵制各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才能强化全球发展动能,增进各国人民福祉。

  世界呼唤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中国为全球发展注入确定性——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搭建进博会、消博会、广交会、服贸会、链博会等平台,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在老挝,中资公司助力当地开发古树茶产品,茶产业带动百姓脱贫致富;在布基纳法索,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传入后,当地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基本实现大米“零进口”……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累计带动超4000万人摆脱贫困。今年前8个月,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达15.3万亿元,同比增长5.4%。

  各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中国提出并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

  经历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大多从殖民主义的历史泥淖中走出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加懂得发展繁荣的宝贵。

  全球发展倡议,着眼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国际社会走共同发展之路,重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7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加入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网络,全球发展项目库累计项目总数超过1100个,全球发展倡议已动员近200亿美元发展资金……

  从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到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再到中拉携手启动五大工程,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也是支持全球发展事业的行动派和实干家。

  “中国追求的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愿同各国一道,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

  (三)

  和合共生是各国正确相处之道。只有坚持和合共生,才能促进世界安危与共、维护世界和平安宁。

  世界动荡不安,“和平正四面受敌”。经济与和平研究所发布的“2025年全球和平指数”显示,59场国家间冲突正在发生,创下二战结束以来的最高纪录,全球和平状况处于该指数创立以来的最低水平。

  习近平主席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实现世界持久和平,让每一个国家享有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让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能安居乐业,这是共同愿景,更应成为普遍行动。

  世界迫切需要和平,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中国坚持以开放的姿态与各国同心协力,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促安全,携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就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阿富汗问题等发布立场文件,同巴西等部分全球南方国家成立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成功促成沙特和伊朗和解,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提出并同地区国家一道加快落实“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

  打造北京香山论坛、中非和平安全论坛、中拉高级防务论坛等国际安全交流对话平台,在维和、反恐、气候变化、防灾减灾、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深化国际合作;

  …………

  各国安全利益平等,任何国家的正当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得到重视和妥善解决。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和平事业,不断汇聚国际社会应对全球安全挑战的共识与合力。

  各国人民渴望安宁,中国提出并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

  人类生活在同一星球,应当同舟共济、和睦相处。在国与国相互依存的今天,追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独享安全是行不通的。

  全球安全倡议,倡导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正是要推动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

  被评价为“捍卫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有力武器”“具有远见和智慧”……目前,全球安全倡议已得到13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的支持,明确写入140多份中外双多边文件,在维护地区稳定等多个领域取得重要收获。

  崇正义、尚和平。

  中国没有称王称霸的基因,是唯一将和平发展写入宪法和执政党党章、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大国。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是国际正义力量的壮大。

  (四)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包容互鉴,才能推动人类文明取得新进步。

  “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环顾世界,一些人试图以“文明冲突论”“种族优越论”“制度对抗论”等制造偏见仇恨,挑动意识形态对抗,加剧世界面临的分裂对立风险。

  “要以开放包容的胸襟,绘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画卷。”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论述,揭示了赓续人类文明薪火的努力方向。

  人类文明进步呼唤平等尊重、对话包容,中国坚持文明交流互鉴——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多姿多彩是人类文明的本色。正是因为各国历史、文化、制度不尽相同,才需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从“霓裳羽衣”的浪漫想象到“三兔共耳”的文化形象……千年敦煌,东西方文化交汇枢纽,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当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在浙江文学馆“牵手”,当华夏曾楚艺术闪耀于美国旧金山……不同文明跨越山海,在交流中碰撞出绚丽火花。

  …………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独特智慧。

  不同文明需要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中国提出并推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

  和而不同是人类文明传播和发展的规律。全球文明倡议,旨在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各种文明包容互鉴,推动建设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4年6月,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决议充分体现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并决定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

  “开展‘儒伊文明对话’合作,携手打造两国乃至地区层面文明交流平台。”今年6月,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儒伊文明对话会”为深化全球南方合作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正能量;

  …………

  中国愿同各国一道,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五)

  公平正义是各国人民追求的崇高目标,是持久安全之基。只有坚持公平正义,才能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没有公道正义,强权政治就会横行无忌”。80年前,联合国应运而生,全球治理掀开新的一页。80年后的今天,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

  加强全球治理是国际社会共享发展机遇、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正确选择。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世界上的事要由各国商量着办,不能谁的胳膊粗、嗓门大,谁就说了算。全球治理倡议顺应各国人民普遍愿望,符合当今世界紧迫需求,正逢其时、指引方向、彰显担当。

  世界呼唤公平正义,中国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

  应对全球性挑战,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国际规则由各国共同书写、共同维护。

  推进国际法治领域创新,中国会同32个国家建立国际调解院,为高效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新选择新途径新平台。

  做大做强全球南方合作平台,引领“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将上海合作组织打造为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提出全球南方开放包容合作倡议,宣布支持全球南方合作八项举措。

  …………

  中国坚定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说公道话、办公道事,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各国人民渴望公道正义,中国提出并推动落实全球治理倡议——

  多边主义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依靠。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就是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主权平等是首要前提、国际法治是根本保障、多边主义是基本路径、以人为本是价值取向、行动导向是重要原则,共同指向就是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各国依托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

  9月5日,第七十九届联合国大会高票通过中国主提的“联合国同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决议,包括上合组织所有成员国在内的近40国参与共提。

  各方认为“当今世界急需更加有效的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顺应时代大势,将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完善全球治理发挥重要作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中国为维护国际法、确保国际法治作出重要贡献,成为捍卫多边主义的基石。”

  勇担大义,笃行大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四大全球倡议、共建“一带一路”,中国致力于同各国一道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7日 01 版)

(新媒体责编:于志平)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人民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