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过去,我还时常想起当年驾驶战机飞过鸭绿江的时候。那时,我们都很年轻,平均只在战斗机上飞过二三十个小时,对面的敌人却是飞行了数百小时的“老手”。但我们心中,都有一种敢于“空中拼刺刀”的勇气和决绝。
我的战友蒋道平,入朝作战时是全队单飞时间最短的,却击落了美军王牌飞行员驾驶的飞机;战友宋义春被敌机咬尾,冷静利用爬升优势反杀,打得对手冒着烟滚落;僚机飞行员闫清水,战鹰已伤仍坚持作战,最终英勇击落敌机……从1952年底到最终取得胜利,我们中队击落击伤敌机14架。
那时,我们飞的不是先进的飞机,却飞出了坚定的航迹。今年九三阅兵中,我看着空中梯队一架架新型战机呼啸而过,心中百感交集。那片我们曾经用生命守护的蓝天,如今有了真正强大的翅膀可以翱翔。新时代的飞行员们,愿你们永远记得——敢拼敢战的骨气,是人民空军最珍贵的财富。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飞行员、空军航空兵某部“李世英中队”原中队长李世英(本报记者金正波整理)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到来,我思绪万千。这么多年过去了,脑海里时常浮现出我和战友们出征时的模样。入朝参战时,我只有13岁,是一名文工团团员。一次去前线演出时,我突发高烧,身体很难受。战友们心疼我,一名十八九岁的战士把我背到连队休息。演出结束,我们相约下次演出再见。可是,他却“失约”了。后来询问他的情况时,得知他已经牺牲,遗憾的是我还不知他的名字。
今年9月12日,在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现场,看到棺椁从运—20里一一运出,泪水夺眶而出。那位背过我、给过我温暖承诺的战士,不知道是否已经魂归祖国?
志愿军战士们用最宝贵的年华,守护着身后的祖国和人民。如今,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军队强大,这盛世足以告慰先烈英灵。
年轻的战士们,请稳稳地扛起先辈们的枪,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不懈奋斗,在迈向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征途中挥洒青春汗水。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文工团团员何临弟(王栋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25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