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文旅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旅之家 - 内容展示
G334桦甸段:松花江上游的“山水文化廊道”正加速构建
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来源: 人民网-吉林频道      浏览:15      
摘要:作为连接长白山与松花江上游的重要通道,G334国道桦甸段串联起金矿遗址、高山湖泊、历史遗迹与冰雪胜地,一条以“黄金水道+生态康养+冰雪文旅”为特色的松花江“山水文化廊道”正在加速构建。

G334桦甸段:松花江上游的“山水文化廊道”正加速构建


人民网吉林10月30日电 近日,G334国道桦甸段大力推进周边文旅产业开发建设,深入发掘沿线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规划了“一主轴、六支线、两环线、五片区”的旅游规划布局。

作为连接长白山与松花江上游的重要通道,G334国道桦甸段串联起金矿遗址、高山湖泊、历史遗迹与冰雪胜地,一条以“黄金水道+生态康养+冰雪文旅”为特色的松花江“山水文化廊道”正在加速构建。

G334国道桦甸段发展规划图。图片来源:桦甸市委宣传部

G334国道桦甸段发展规划图。图片来源:桦甸市委宣传部

“宝戏台金谷景区”:黄金工业旅游的新名片

走入夹皮沟镇宝戏台金谷景区建设现场,机械的轰鸣声与建筑工人的口号声不绝于耳。工地西侧刚运抵的预制墙板正接受质检,技术人员用回弹仪逐一检测构件强度;远处塔吊将捆扎成型的钢筋精准吊装至作业面,一旁的钢筋工班组正迅速绑扎梁柱节点。

夹皮沟镇宝戏台金谷景区施工现场。实习生 王思皓摄

夹皮沟镇宝戏台金谷景区施工现场。实习生 王思皓摄

夹皮沟镇宝戏台金谷景区位于夹皮沟金矿区域,正处于建设阶段,一期项目总占地6.3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4.39亿元,主要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宝戏台、韩边外宿集、黄金阁酒店、矿工剧场、金谷亲子乐园、魏拯民将军事迹展览馆及基础设施等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夏季投入运营;二期项目规划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将主要建设林中餐厅、冰雪大世界等项目,构建全域全季旅游格局。

该景区以“一线五区”理念打造,“一线”即32公里黄金大道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五区”即历史建筑保护区、博物馆展示区、配套服务承载区、居民商住融合区、环境整治提升区。

夹皮沟镇宝戏台金谷景区施工现场。图片来源:桦甸市委宣传部

夹皮沟镇宝戏台金谷景区施工现场。图片来源:桦甸市委宣传部

“夹皮沟金矿从1820年正式土法采金开始至今已有着超200年的采金史,素有‘长白山下黄金国’之称。”桦甸市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汤怀冬介绍,“宝戏台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黄金文化,我们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建设夹皮沟镇宝戏台金谷景区,将工业旅游与文化旅游融合,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游客认识了解夹皮沟金矿的历史与文化。”

夹皮沟镇宝戏台金谷景区效果图。图片来源:桦甸市委宣传部

夹皮沟镇宝戏台金谷景区效果图。图片来源:桦甸市委宣传部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传承。夹皮沟镇宝戏台金谷景区与G334国道周边生态资源相结合,正逐步形成集采矿体验、黄金文化展示、红色研学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片区,成为G334国道沿线独具魅力的“金色地标”。

红石湖湖景。实习生 王思皓摄

红石湖湖景。实习生 王思皓摄

红石湖:松花江上的“狭湖明珠”

深秋时节的红石湖,湖面宛如一幅静美而浓郁的油画,将环绕湖区的如火枫叶、金黄银杏与赭红山岩尽数映照。微风过处,涟漪轻起,整片湖泊闪烁着细碎的鎏金光斑。偶尔有几片落叶翩然而下,似一叶叶小舟,缓缓飘向远方,秋意在此刻被渲染得淋漓尽致。

红石湖被誉为“东北第一狭湖”,湖长38公里,平均水深37米,最窄处仅80米,两岸山峦叠翠,景色幽深秀美。作为吉林省“三湖”之一,红石湖不仅是松花江上游重要的梯级水库,更是生态观光、水上运动与休闲垂钓的理想之地。

红石湖氢能观光列车预设轨道。实习生 王思皓摄

红石湖氢能观光列车预设轨道。实习生 王思皓摄

近年来,桦甸市积极推进红石湖景区建设,计划完善码头、步道、观景平台等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水上航线,并与红石国家森林公园形成联动,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水上运动等项目。“我们正致力于将红石湖从单一的观光景点,升级为文旅综合体。”桦甸市文广旅局旅游产业发展中心刘杰说,“我们将全力做到使游客‘引得来’‘留得住’‘玩得好’,全面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

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器材租赁区。实习生 王思皓摄

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器材租赁区。实习生 王思皓摄

北大湖滑雪度假区:亚洲级冰雪度假区

走入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广阔的雪具大厅中,游客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滑雪前的各项准备,身穿专业服装的滑雪者熟练地检查雪板固定器,弯腰调整雪鞋的松紧度,并将雪杖套在手腕上;雪道起点处,一些游客在教练的指导下,反复练习着基本的站立和刹车姿势。

北大湖滑雪度假区位于吉林市冰雪试验区,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滑雪度假区之一,拥有74条雪道,雪道总面积275公顷,配备13条索道与350余台造雪设备,被誉为“滑雪胜地、粉雪天堂”。

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正在造雪的雪道。实习生 王思皓摄

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正在造雪的雪道。实习生 王思皓摄

“我们在今年夏天对雪季运营的雪道进行了平整与拓宽,还升级了管线和造雪设备。”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市场总监闫帅介绍说,“随着G334国道沿线文旅产业的开发建设,更多的品牌与项目选择落户我们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未来我们也将举办更加丰富的赛事与文娱活动,为吉林省的冰雪旅游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随着G334国道周边文旅产业的不断完善,北大湖滑雪度假区与G334国道桦甸段旅游资源形成紧密联动,与南楼山景区、肇大鸡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慢谷等景区形成“冰雪+生态+文化”的复合旅游线路,共同构建“松花江上游冰雪旅游带”,助力松花江流域全域旅游发展。

枫雪部落内雕塑。实习生 王思皓摄

枫雪部落内雕塑。实习生 王思皓摄

廊道初现:G334国道沿线资源整合提速

G334国道桦甸段还串联起枫雪部落、名峰生态度假村、晓光民俗村等一批优质景区,形成“春赏花、夏游湖、秋观叶、冬滑雪”的全季旅游格局。

枫雪部落内屋舍。实习生 王思皓摄

枫雪部落内屋舍。实习生 王思皓摄

借助G334国道桦甸段沿线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东风,松花江上游的白山电站、红石电站等水电工程,在防洪、发电之余,成为工业旅游与水利科普的重要载体;“120”射电雷达系统项目也成为吉林省天文科普、科技研学旅行的优质选择;而苏密古城作为渤海国长岭府遗址,则为这条廊道注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苏密古城的城墙。实习生 王思皓摄

苏密古城的城墙。实习生 王思皓摄

G334国道不只是一条公路,更是一条贯穿山水、串联古今的“发展轴”。桦甸市正以国道为纽带,以松花江为脉络,整合沿线金矿文化、湖泊资源、历史遗迹与冰雪运动,推动“交通+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具有强大区域影响力的“松花江山水文化廊道”,着力书写吉林省文旅版图中的又一亮丽名片。

白山大坝。图片来源:桦甸市委宣传部

白山大坝。图片来源:桦甸市委宣传部

“打造‘G334松花江山水文化廊道'核心目的就是打破景点‘单打独斗'的局面,通过‘公路+水路'双线联动,实现资源整合、品牌共建。这不仅是推动桦甸市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关键一步,更是带动沿线乡镇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刘杰说,下一步,桦甸市将全面落实好省委战略部署,加快推进G334国道桦甸段旅游规划设计和项目落地实施,努力在这条新赛道上跑出桦甸文旅的新优势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度。(实习生 王思皓)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吉林频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