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 内容展示
畅通“村创”最初一公里 (在现场·“村字号”文体活动观察)
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18      

浙江杭州新港村活用招商会

畅通“村创”最初一公里

(在现场·“村字号”文体活动观察)

人民日报记者 窦瀚洋


  周末的午后,浙江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新港村,乡村会客厅里挤满了人,一场乡村招商会正火热进行。

  “诚邀大家来新港村创业。今天,想听一听年轻人的想法和意见,帮助我们做好下一步的服务工作。”新港村党委副书记吴丽敏开门见山,随后把话筒递给了90后“农创客”王基宁。

  在浙江,“农创客”是指45周岁以下的、大学毕业后在乡村创业的青年人才,他们具有学历高、年纪轻、善创新的鲜明特征。王基宁创办了主打露营野趣的溪畔营地,已入驻新港村两年多。他接过话筒说:“团队相中了村里的自然环境。从实地考察到项目落地,各个环节都很顺畅,村里的支持很到位。”

  一旁,新港村的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常英娇补充道:“营地相中的地块,原来是片闲置沙地,毗邻骑行绿道。我们本来就有招商引资的想法,正好营地项目跟村里的需求对得上,所以一拍即合。”

  “入驻之后,我们还发现了更多可能。”王基宁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介绍,“村里在发展体育产业,我们也举办了趣味体育对抗赛,比传统的露营活动形式更多元,受到了欢迎。”

  “骑游纪”俱乐部入驻新港村不久,负责人余灵辰有意招募合作伙伴:“我们在村里规划了骑行路线,发现沿线不少地方很适合攀岩、桨板等运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我们聊一聊合作。”

  余灵辰也给出了建议:“我们发现,骑行绿道有些路段需要拓宽,或是增加明显的彩色标识,不知道能否完善一下?”余灵辰转头看向吴丽敏,吴丽敏点头会意,将诉求认真记录下来。

  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大学生创客陈苏易也提出诉求:“我想做一家手工工坊,主打非遗技艺,不知道住宿和办公用地怎么解决?”

  常英娇拿出准备好的招商手册,介绍起村里汇总的闲置空间:“夏家桥民居是村里的闲置农房建筑,宽敞明亮,适合改造成文旅综合体或是办公空间。”

  手册里,“小伙伴”共创空间、“良渚·禾生”乡野艺术生活客厅等各类场所,都标明了面积、适合用途等信息。不少创客在感兴趣的页面上认真做了标记。

  这两年,良渚街道的8个村以“运动良渚”为载体,组团发展体育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子。起步较早的新港村,先后建成标准人工草皮足球场、波浪道场地、红土网球场等,还承办过国家级橄榄球比赛等大小赛事约700场,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流量”如何变成“留量”,实现持续发展?新港村瞄准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推动建设“体育+”产业链。“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更多业态和人才。”吴丽敏说,“我们举办乡村招商会,就是为了顺应‘村创’的热潮,服务好创客们。”

  招商会临近尾声,进入自由交流环节。做活动策划的“农创客”加上了王基宁的微信,打算探讨合作;余灵辰带上有兴趣的伙伴,一道骑车去实地考察;陈苏易等几名创客,继续向常英娇咨询项目落地的具体事宜……

  “乡村招商会,‘村创’大舞台。”吴丽敏说,“明年,我们计划联合其他几个村,仔细盘点整个片区的农文旅体资源,再办几场更大的招商会。”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06日 04 版)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人民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