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理论前沿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前沿 - 内容展示
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危中寻机、化危为机
时间:2025年11月25日      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浏览:0      

高端访谈·对话“十五五”

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危中寻机、化危为机

——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

记者 万鹏



近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会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接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访。隆国强认为,我们既要准确把握国际环境的变化趋势,正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挑战,又要敏锐把握战略机遇,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危中寻机、化危为机。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隆主任,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指出我们面对的国际形势是错综复杂的。在您看来,为何我们要重视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与判断?

隆国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国际环境对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地研判所处的国际形势,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对国际环境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对我们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重点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要深入领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准确把握国际环境中变化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化危为机。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对于我们来讲,应该如何理解这个总体判断,全会提到我们面临的发展环境“深刻复杂变化”,您觉得体现在哪些方面?

隆国强:理解这个总体判断,需要我们准确地把握“十五五”时期国际环境的一些趋势性变化:

第一,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国际竞争更趋激烈。与2008年金融危机前“超级全球化”时期的高增长相比,过去十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速明显放缓。全球经济将持续低迷,意味着全球供需矛盾依然严峻,各国对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

第二,全球发展格局深刻演变,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个别国家将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在贸易、科技、地缘等多领域持续施压。

第三,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推进,主要国家争夺技术制高点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作为后发国家,既面临通过创新实现赶超的机遇,也面临错失技术变革窗口的风险。能否抓住此次科技革命机遇,将深刻影响未来国际竞争格局。

第四,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推进,绿色新赛道的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绿色低碳转型将推动全球能源体系、产业体系甚至生活方式的全面转型,是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其中蕴含着绿色技术、产品、服务发展的新机遇,但围绕绿色产业、绿色标准的国际竞争也十分激烈。

第五,经济全球化深入调整,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加速变革。一些国家出现了逆全球化思潮,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多边治理机制面临挑战。区域合作与诸边协议成为国际经贸新规则制定的主要平台。国际社会期待更加公平、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在您看来,“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哪些外部挑战?

隆国强:第一,个别国家对我国发展的全面围堵遏制。对华打压具有全面性、长期性,其影响不仅限于双边,更波及全球。第三国被迫选边站队,跨国公司加快调整全球战略和对华战略。

第二,经济安全风险上升。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呈现出短链化、区域化、在岸化、友岸化等新趋势。我国产业链外移压力加大,经济安全风险上升,对统筹发展与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第三,我国在国际市场面临“两头受压”。一方面,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另一方面,在向高端制造迈进过程中,又遭遇发达经济体的市场壁垒和技术封锁。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变局蕴含机遇,挑战激发斗志。我们发现,相较于以往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五五” 规划建议中特别提到,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在您看来,哪些机遇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隆国强:面对“十五五”时期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我们既要正视风险挑战,也要敏锐把握战略机遇。外部形势严峻,我们更应冷静客观地把握国际环境中的战略机遇。

第一,科技自立自强面临新机遇。全球技术创新多点突破,为我国在新兴领域实现赶超提供了可能。技术封锁短期内对我国高科技产业造成冲击,但也会增强我们自主创新的决心与动力。有些发达国家技术封锁和出口管制,有利于我们利用国内市场支撑自主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迭代。个别国家打压外籍科学家和基础研究,为我国引进高端人才提供难得机遇。

第二,绿色转型开辟发展新赛道。我国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领域已形成一定优势。随着全球绿色低碳需求持续增长,绿色产业将成为我国实现“换道超车”的重要机遇。当然,绿色低碳领域技术创新活跃,竞争激烈,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地位的战略机遇。随着中国对外投资扩大和综合国力提升,我们有机会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发挥枢纽作用。个别国家“退群毁约”、国际信用下降,客观上为中国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了空间。我们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契合国际社会期待,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全球影响力。

学会把握“危”和“机”的辩证关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方法论,我们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我们无需悲观畏惧,关键在于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应对能力,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并主动塑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对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新媒体责编:于志平)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