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水多大、多清!这是县城净化水厂送过来的水。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停水了!”11月24日,和顺县义兴镇凤台村,村民白晋红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哗流进洗菜盆。凤台村452户967名群众喝上了“放心水”,是和顺县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推动城乡供水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的生动缩影。在着力破解农村供水工程投建管运难题中,该县大胆创新,有效整合存量资产,吸引金融资本投入,构建长效运管机制,实践“存量资产整合+新建工程联动”投建管运模式,探索县域水利项目融得来、建得成、管得好、可持续新路径,为全省同类地区推动水利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提供借鉴经验。
和顺县地处太行山脊,境内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除恋思水库外无其他骨干水利工程,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低,属典型工程型缺水地区。在加快推进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县域统管,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中,和顺县聚焦资源整合与资金筹措关键环节,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实施路径,确保项目合规推进、可持续运营。
搭建一体化运营平台,夯实管理基础。于2024年9月组建和顺县润民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由和顺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独资控股,作为全县水利资产整合、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统一平台,全面统筹水资源分配、水利设施管护和水价机制优化,推动实现融、投、建、管、运、服全链条发展。
创新“存量+新建”双轮驱动,激活资源价值。和顺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分为存量资产整合购置和新建引调水工程两大部分。在存量资产整合购置阶段,县政府授权水利局对全县涉供水资产进行清产核资、评估审计,在晋中市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和顺县润民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5926亿元完成收购,实现产权清晰化、价值最大化,资金来源20%为政府注入资本金,80%为银行贷款。在新建工程推进阶段,聚焦县域水资源调配能力提升,实施小型引调水工程,仍由县财政注入资本金和通过银行贷款,共筹资2.1655亿元,实现项目资金闭环运行,推动新建工程与存量管网互联互通,构建“源头—龙头—终端”一体化供水网络。
构建多元融资体系,强化资金保障。县级财政想方设法注入资本金,水利部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有效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农发行提供20年期项目贷款,执行优惠利率,并设立2年宽限期,有效缓解项目前期还款压力。通过重新核定城乡水价,建立“以工补农、以城扶农”水价机制,整合工业用水与农村供水收入,优化项目现金流,提升还贷能力和运营可持续性。
健全长效运管机制,提升服务质效。推行“县级水投公司+区域专业队伍+村级管水员”三级管护体系,实现县域供水统一管理、统一监测、统一运维、统一服务。实施智慧水务建设,推动供水智能化管理系统部署,提升运行效率和调控能力。统筹“富水区”与“贫水区”水资源调度,推进县域水资源互联互通、丰枯互补,着力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记者高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