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科技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教育 - 内容展示
数据规模化流通有了“高速公路”
时间:2025年09月16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12      

首批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发布

数据规模化流通有了“高速公路”

人民日报记者 王云杉
  国家数据局公布首批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63个试点项目入选,包括13个城市、22个行业和28个企业可信数据空间,标志着我国可信数据空间发展正从概念验证快速迈向规模化推广的新阶段。

  如何理解可信数据空间?“好比高速公路,有收费站、摄像头和管理机制等在确保汽车安全上路的同时还能跑得快,可信数据空间就相当于能让数据规模化流通的‘高速公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所教授汤珂介绍,可信数据空间本质在于为数据的生成、流通、共享和使用提供一个“可控”“可管”“可计量”的安全可信环境。

  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竞争新高地,但数据自由流通还存在不少壁垒。应用新技术,构建可确保数据安全可信流通的基础设施——可信数据空间,正成为破解“数据孤岛”问题的一条重要路径。

  仅用4个月便锁定最优成分体系,较传统2年选材周期显著缩短;6个月内就完成可焊接高强度抗氢钢开发,比原来提前一年……中国钢研北京新材道总经理赵旭介绍,公司打通了50多家产业链企业数据,上下游26万种材料产品信息实现一键筛选比对,帮助中国石化与中国钢研联合团队成功攻克石化氢能储运核心材料“卡脖子”难题,研发效率较以往提升一倍以上。

  一条产业链涵盖了原材料生产、零部件加工、装备制造等数百家企业,产线、工艺、研发等数据都是各家企业的“宝贝”资产,企业凭什么愿意共享?

  赵旭说,通过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公司打造了新材料产业链可信数据空间,确保“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数据实质上并没有被集中收集起来,还在各家企业域内,但通过可信数据空间,企业可以实现数据资源供需高效对接,达到价值共创的效果。”

  “对于新材料来说,企业传统的研发路径是由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按照经验不断人工调整成分,每个成分比例烧炼一批样品,然后分析、调优,往复循环,直到找到最合适的成分比例。但这个过程速度慢、成本高,且解决方案不一定是最佳的。”赵旭说,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后,可以直接通过数据和仿真计算工具筛选出一批接近要求的成分比例,再烧炼出来,研发时间大幅缩短,成本也更低。

  应用可信数据空间赋能新材料研发,只是试点项目中的一例。“其他试点项目在应用场景创新、产业生态培育、规则机制构建等方面也都开展了积极探索,为推进数据规模化流通利用积累了宝贵经验。”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总体组组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田洪川说。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各地要紧密服务企业、产业、城市发展的需求,将可信数据空间作为促进数据开发利用、培育数据产业、构建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的关键抓手,制定培育方案,加大支持力度。承担试点任务的地方要边试点边探索边总结,为更大范围的可信数据空间实践提供经验。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6日 10 版)

(新媒体责编:于志平)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人民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