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财经金融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金融 - 内容展示
“美食之都”淮安,运河边张罗“一桌好饭”
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来源: 人民网-江苏频道      浏览:8      
摘要:一个细节藏着产业协同的密码:原粮经由全封闭输送带直达粮仓,最大运力达300吨/小时。这些输送带不仅连接起生产厂房、港口泊位与陆运车辆,还无缝对接了苏粮淮安粮食仓储物流项目,一张高效协同的粮食物流网络就此成型。

“美食之都”淮安,运河边张罗“一桌好饭”

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

华悦淮安项目进入试生产。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摄

华跃淮安项目进入试生产。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摄

“去年11月动工,今年8月试生产,全面达产后年产能将突破4.2亿瓶。”江苏淮安清江浦区黄码港产业园,无锡华跃生物科技董事长苏瑞指着满负荷运转的无菌灌装线,向记者细数项目推进的“淮安速度”。

华跃淮安项目签约时,黄码港产业园还像个大工地,塔吊林立,挖机轰鸣,路网尚未完全贯通。苏瑞并不觉得他们的选择是一场赌注;彼时,益海嘉里、苏粮集团已经捷足先登。

企业用脚投票,恰与淮安的产业蓝图同频。作为“世界美食之都”,当地正将饮食文化底蕴与“运河之都”的枢纽优势拧成一股劲,依托黄码港打造长三角北部食品加工和粮食储运中心。运河边的这桌“好饭”,当地靠什么张罗成“满汉全席”?

航拍黄码港产业园。蒋童摄

航拍黄码港产业园。蒋童摄

硬实力打底,软底蕴撑场

走进华跃果蔬汁生产加工基地,麦冬、芦根、莲藕、雪梨与荸荠的原浆在密闭管道中流转,经杀菌、提取、离心等工序后,变身为一瓶瓶即食“五汁饮”。

“这款产品研发的灵感源自淮安历史名人吴鞠通的中医理念,精选淮安特色农产品研制而来。”苏瑞坦言,选择从苏南迁来淮安,看中的正是黄码港“看得见、摸得着”的综合优势——提前就绪的高压电力、蒸汽供应,量身定制的多层厂房,让企业“拎包入住”;地处主城“白菜心”,人力资源充沛,项目迅速招到100多名技术工人;园区聚焦食品赛道的定位,也给了企业心无旁骛搞生产的信心。

黄码港的底气,扎根于清江浦千年漕运的历史积淀。作为京杭大运河上的黄金节点,清江浦素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称。明清漕运鼎盛时,这里商船扎堆、粮仓连片,每年经此转运的漕粮占全国总量的1/4。

进入21世纪以来,淮安启动岸线综合整治,清退百余座散乱码头。2022年4月,清江浦区在连片沼泽、鱼塘与农田上启动建设总占地1200亩、规划29个千吨级泊位的黄码港。

“我们要的不只是‘港口园区化、园区产业化’,更要产业绿、生态美。”清江浦区黄码港产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码镇镇长周青龙介绍,目前,园区基建与港口建设累计投入近30亿元,路网、水、气、电、热及污水处理设施一应俱全,“真金白银的投入,就是淮安做好这桌‘好饭’的决心。”

这里落地的第一个大项目来自益海嘉里。5年前,与金龙鱼A股上市同步,益海嘉里淮安食品产业园签约,总投资50亿元,覆盖米面油加工、中央厨房及食品供应链全环节。

2022年春节后,益海嘉里(淮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超从上海赶来赴任时,眼前虽还是一片待开发的土地,心里却不含糊:“淮安是鱼米之乡,紧邻优质稻米产区,出米率和口感俱佳;大运河黄金水道还能降低物流成本,竞争力是天生的。”

正如清江浦区委常委、黄码港产业园管委会主任王荣生所说,“淮安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以及华东地区生猪产业强市,粮食、畜禽、水产三大产业产值均过百亿元,能为食品工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原料。”

益海嘉里淮安生产车间的输送带。吴骊珠摄

益海嘉里淮安生产车间的输送带。吴骊珠摄

从“一粒米”到“一桌菜”

走进益海嘉里淮安项目生产车间,原粮经碾磨脱壳、精细抛光、高精度色选等工序,最终变成晶莹的米粒。

一个细节藏着产业协同的密码:原粮经由全封闭输送带直达粮仓,最大运力达300吨/小时。这些输送带不仅连接起生产厂房、港口泊位与陆运车辆,还无缝对接了苏粮淮安粮食仓储物流项目,一张高效协同的粮食物流网络就此成型。

苏粮项目正是这张网络里的“大粮仓”。

站在黄码港码头望去,30座高39.5米、直径25米的银色浅圆仓格外显眼,它们可储存30万吨粮食。“我们和益海嘉前后脚落户,早已形成深度合作。”苏粮淮安粮食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山韬说,“储贸加一体化”减少了中间运输环节,单物流成本就降了不少,双方实现互利共赢。

打造“一桌好饭”,当地既看重大块头的“硬菜”项目,也积极接纳适合“拼盘”的成长型企业。为此,园区专门打造了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绿色食品“园中园”,建设标准化加工车间、冷库和检测车间。陈忠介绍,“亩均投资强度不低于400万元,‘园中园’既能避免企业自建重复设施,未来淘汰落后产能也有规范路径,能最大限度减少纠纷。”

9月以来,源彬(淮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开启“夜间模式”:28名工人分工协作,每晚处理约2吨净菜,分拣超10吨干杂与肉果,确保次日清晨送抵当地80所学校。

这个食材分拣项目的顺利引进,与益海嘉里淮安项目同样密不可分。“2023年底,经益海嘉里推荐,我们来到黄码港产业园实地考察。”项目负责人庄艺玲说,园区专业的配套服务和龙头企业的协同潜力,最终让他们下定决心落户。

“好口碑就是独家秘方。”黄码港产业园投资招商部负责人陈忠说,对每个签约项目,园区都会成立专班,从施工协调、手续办理到配套设施建设,全程跟进服务。眼下,园区还推行“基地+基金”“以商引商”,借助食博会、淮商大会等平台,围绕食品加工、粮食储运延链补链,努力实现从“一粒米”到“一杯饮”“一桌菜”的产业延伸。

“我们力争5年内,让食品加工与粮食储运产业在黄码港集聚成势,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王荣生说,这不仅是产业发展的目标,也意在重现清江浦“天下粮仓”的盛景。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江苏频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