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高速总里程居全国第一梯队
织密高速路网 夯实发展根基
——大数据里“读”河北(三)
国庆中秋假期,河北唐山市民李莹莹一家感受到了新开通的高速公路带来的便利。她说:“我家位于唐山丰南区,以前去秦皇岛需要绕行秦滨高速,现在沿着新开通的秦唐高速直接就能到秦皇岛旅游,一路通畅,方便多了,能减少近半小时的路程。”
9月28日,秦唐高速公路唐山段正式通车,标志着全长74.54公里的秦唐高速主线全线贯通。这条北起秦皇岛北戴河新区京秦高速犁湾河互通,南至唐山丰南区的高速公路不仅加密了唐山、秦皇岛的联系,还与多条高速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了区域高速路网。
借助这条高速,唐山古冶区、滦南县、丰南区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唐山滦州市到秦皇岛昌黎县的通行时间缩短至15分钟。唐山与秦皇岛也多了一条连接北京、天津及东北地区的便捷通道。
4月27日,全长10.5公里的衡昔(衡水至昔阳)高速公路平赞高速公路至嶂石岩互通段建成通车,不仅完善了区域高速路网,更串联起嶂石岩等优质旅游资源;9月27日,全长78.338公里的邯港高速公路衡水沧州界至国道G205段正式通车,标志着河北“东出西联”交通网络建设迈出关键一步;日前,石太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各项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10月底实现全线通车……近5年来,燕赵大地上的高速路网不断加密。河北省打造了一批“标杆工程”,成为支撑经济发展、便利民众出行的“交通大动脉”。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国第一梯队,为区域发展筑牢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2021年通车的延崇高速公路河北段,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与张家口赛区的主要连接通道。该项目先后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鲁班奖”“李春奖”等多项优质工程大奖。
在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持续加密。2021年,京雄高速河北段、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一期建成,新区形成“四纵三横”高速网;2023年京雄高速全线贯通,实现京雄1小时通达;2024年京雄高速二期开工,预计今年底实现主体建成。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向纵深推进。2021年以来,京雄高速、承平高速河北段、京蔚高速等相继建成。2024年12月31日承平高速河北段通车,待北京段建成后,承平高速将成为承德进京的第二条高速通道;2024年12月30日京蔚高速全线贯通,打开了北京通往河北的“西大门”,北京西六环至蔚县的通行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2小时内,涿鹿县与北京实现1小时通达,为“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增添了强劲动力。
省交通运输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河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8700公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路线全部建成。从衔接外部到覆盖内部,路网的通达性持续提升。对外衔接方面,河北省与京津的高速接口达30个,与周边五省(区)的接口达29个,进一步融入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对内覆盖方面,所有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88%的县城可10分钟上高速,89%的省级及以上开发区能15分钟上高速。
投资规模同样亮眼。“十四五”以来,截至今年3月底,河北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超1600亿元,为路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从“人工管”到“智能判”,智能化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方向。
8月13日,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面向运营全业务场景的大模型体系在雄安新区正式上线。这一大模型以行业化预训练为基础,助力路网从“被动响应”迈向“主动发现、智能决策”的新阶段。
9月27日通车的邯港高速公路衡水沧州界至国道G205段,收费站以“少人化、轻量化、智慧化”为设计原则,引入智慧收费站、窄岛化(无岛化)车道、交换机组网、可变信息标志加密及全程监控等理念,依托多源数据融合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准全天候服务和智能管控体系。
石太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全线部署近200套毫米波雷达,将实现路侧感知全覆盖。智慧高速车路云网一体化平台的数字孪生模块能够将该路段的真实路况映射到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车辆的车牌、速度等信息都可以实时显示。该平台系统感知精度高,误差仅为正负0.2米。(记者曹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