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地方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要闻 - 内容展示
“小美”庭院,扮靓“大美”乡村
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来源: 河北日报      浏览:17      
摘要:近年来,河北省各级妇联积极带动广大妇女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全省累计建成美丽庭院1046万户,精品庭院273万户,覆盖率达81%。一户户庭院,美化乡村环境、革新生活理念,培育美丽产业、传递文明乡风,“小美”庭院串珠成链,扮靓“大美”乡村。

“小美”庭院,扮靓“大美”乡村


一院一风景,河北省已建成美丽庭院1046万户

“小美”庭院,扮靓“大美”乡村

近日,邢台市南和区白佛村村民师巧英在庭院里管护花草。 本报记者 赵永辉摄

农家庭院,方寸之间,可以有多少种模样?

天气转凉,河北高碑店市高一村的邢淑芝忙着给院里的长寿花、三角梅、君子兰做越冬管护;在涉县大洼村,张海兰收拾着民宿客房,送别几位北京游客,小院又接到来自内蒙古的新订单;临近重阳节,石家庄市藁城区只照村的妇女代表齐聚刘联香家,在她的议事小院商量着怎么办场饺子宴……

在河北,万千小院生机勃勃。

近年来,河北省各级妇联积极带动广大妇女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全省累计建成美丽庭院1046万户,精品庭院273万户,覆盖率达81%。一户户庭院,美化乡村环境、革新生活理念,培育美丽产业、传递文明乡风,“小美”庭院串珠成链,扮靓“大美”乡村。

创建美,乡村添“气质”

10月20日,在唐山市路南区桥东村,记者循着一排依墙而立的青竹,找到一扇红色木门,就到了周杨的家。

推开门,平整干净的水泥地延伸至屋前,多肉、吊兰、绿萝高低相间、错落有致,红砖、大理石围出的一方菜园精巧规整,鲜灵灵的香菜、生菜、莴苣长势正好。

“您这小院真是清新利落有朝气!”听着记者点赞,周杨笑着迎上来。

“以前院里全是土地面,一下雨就没个下脚的地方,农具、杂物堆在一边,也显得乱糟糟的。”周杨回忆,5年前,村妇联鼓励大家创建美丽庭院,村干部组成创意小组,帮忙出主意、做方案,以青竹为主题,周杨花了3个月时间,完成小院改造。

看着周杨家的变化,邻居们纷纷上门“取经”,她也热心分享经验。渐渐地,一户又一户村民加入进来,如今,桥东村建成美丽庭院280余户。“家里精致,村里干净,生活越过越舒心。”周杨说。

一个个农家小院,是乡村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在河北,省市县乡村五级妇联上下联动,以“人美、院美、室美、厨厕美、村庄美”为标准,深入推进美丽庭院创建。

“每年年初,我们要确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推进措施,每个村还至少成立一支巾帼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发放宣传品、入户走访等方式进行动员。”省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遍布乡村的妇女讲习所,河北省组建起3600余人构成的志愿讲师团,常态化开展庭院美化、绿植养护、收纳整理、文明生活等主题宣讲培训,助力提升妇女综合素质,因地制宜美化家园。

探访多地美丽庭院,记者发现,这些小院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正定县平安屯村赵淑勤的院落,白墙黛瓦搭配洞门花窗,古朴典雅;在阳原县青圪塔村,王秀林的小院花果飘香,红艳艳的窗花透着喜庆质朴;走进宽城满族自治县永存村,杨彩云打理的“静宜小屋”依山而建,原木风家居装饰自然温暖……一院一景、一村一品,美丽庭院建设不断提质升级,承载着无限乡愁的乡村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从2017年起,省妇联每年都会评选省级十佳百优美丽庭院,在展示妇女创造美好生活新成果的同时,激发更多妇女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两年,各地妇联还通过短视频平台开设“跟着抖音赏庭院”“云赏庭院”等专栏,线上进行动态展示、经验交流、成果推广,持续扩大美丽庭院建设的影响力。

“创建美丽庭院,不仅推动村庄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也让村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感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省妇联相关负责人说。

经营美,激活美丽经济

“欢迎下次再过来玩!”10月21日11时,送完最后两位客人,张海兰回到布草间,开始为更换客房床单、毛巾等洗护用品做准备。

这里是涉县大洼村,一个藏在太行山深处的“石头王国”,石屋、石巷、石桥、石路随处可见。

张海兰家地势高,站在屋顶,可以看到村子全貌。“村里建筑风貌特别,几年前重修院子,我就想不妨试试做旅游。”于是,张海兰办起全村第一家民宿,取名“里山沟”。

“里山沟”生意很火,周末、节假日客流不断。今年,张海兰还规划出咖啡馆、小酒馆,丰富游客体验。“开民宿既美化了庭院,又增加了收入。”张海兰说,在大洼村,30余户村民围绕石头主题在庭院开起特色民宿,自己家也从最初的5间客房增加到20间。

挖掘乡村小院功能,美丽庭院可以生成美丽经济、美丽产业。

深化“美丽庭院+”模式,各地妇联立足“一村一院一景一业”,组织引导庭院与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产业深度融合,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鼓励妇女发展民宿经济、特色种植、庭院手工业,增强居家创收能力,助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10月22日10时,陈晓娟拿着毛笔,在宣纸上轻轻勾勒着牡丹线条,3名学生围在旁边看得认真。

宁晋县褚家庄村是工笔画之乡,擅长作画的陈晓娟在自家小院开设画室,常年面向农村妇女开展义务教学。这些年,先后有100多名妇女在陈晓娟的帮助下顺利就业。

6公里外,家住马房村的刘瑞莲正在抖音直播间展示绒花制作,梳绒、勾条、打尖,十几道工序后,一款掐丝牡丹发饰跃然指尖。通过电商平台,刘瑞莲接到的产品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

一直以来,人们印象中的庭院经济,多是村民们在房前屋后种些瓜果特产,搞些简单加工。如今,绘画创作、直播带货、主题村咖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乡村庭院蕴藏着更多可能。

非遗小院、电商小院、花卉小院、编织小院……根据不同资源禀赋,河北省结合不同产业打造出各具特色的美丽庭院,并推出104条庭院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延伸美丽产业,发展美丽经济,广袤乡村有“看头”,有“赚头”。

延伸美,涵养文明新风

一方庭院,承载烟火温情,折射文明底色。

“‘人美’始终是美丽庭院创建的核心内容,庭院建得美,更要把美延伸到人们心里。”省妇联相关负责人说。

在石家庄市藁城区只照村,村妇联执委刘联香家的院子,是村里的议事小院。

“白菜肉馅儿的怎么样?”“我家案板揉面没问题,剁肉用的红霞家有。”……10月22日16时,十来位妇联执委、妇女代表聚到小院,重阳节快到了,她们准备办场敬老饺子宴,坐在核桃树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细节。

“中秋节给老人们送月饼咋分工,谁家有困难了怎么帮扶,我们就在院里商量。村民们有邻里纠纷或者对政策有不理解的地方,也都乐意来小院说说。”刘联香说,自家的小院总是满满“人情味”。

美丽庭院,美在“面子”,更要美到“里子”。随着村里环境不断变好,一个个美丽庭院也由“美在外观”向“美在精神”升级。

邢淑芝的小院抬头见绿、四季有花,这个坐落在高碑店市高一村的“百花园”,不光是省级十佳美丽庭院,也是一座爱心服务站。每个月,手牵手公益事业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便会在这里集结,策划公益活动,带上爱心物资,奔赴需要的地方。

让美丽庭院创建从盆景变风景、由风景变风尚,各地妇联纷纷把庭院创建与乡村治理、家风培育、道德建设、文化传承相结合,依托美丽庭院建设“妇女微家”,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庭院故事我来讲、巾帼志愿关爱服务等活动,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家风乡风向善向好。

景美村洁净,业兴人文明,人们心里对乡村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我们会继续优化美丽庭院空间布局,深挖地域文化、家风文化,通过创建美丽庭院,熏陶人、涵养人、提升人,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省妇联相关负责人说。(记者孙青 见习记者屈玉琪)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河北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